«
为什么手机圈总会上演“撕逼大战”?
Hu 发布于
阅读:174
随笔
华为、苹果、小米的话题下,往往会上演各种“撕逼”大战,其他品牌少一点。当然,不是因为他们的粉丝理智、有礼貌,而是话题性少,一般都是老大老二对战的多,老三及以后的关注度一般都是直线下降的。就像很多人知道世界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但不知道第二高峰是乔戈里峰一样。
很多人不理解,不就是买个手机么,不管价格高低,自己喜欢就买,自己想用就用,为什么一些人就是喜欢无中生有、制造话题、引起争端呢?安安静静地使用花自己的钱买的手机不好吗?这里除了营销号外,从心理学角度讲大概有以下一些原因:
- 品牌形象与自我形象关联:消费者会将手机品牌所传达的价值观、个性特点等与自身形象联系起来。如苹果用户可能觉得自己追求高品质、有创新精神,华为用户可能认为自己支持国货、有爱国情怀。当品牌被贬低时,就像自身被否定,从而引发捍卫行为。
- 群体认同与社交需求:使用同一品牌手机的人会形成无形群体,用户通过与同品牌用户互动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为维护群体形象,用户会对其他品牌用户产生排斥,以强化自身群体的独特性和优越性。
- 选择性注意与记忆:用户会更多关注自己品牌手机的优点和其他品牌的缺点,并记住这些信息,形成对自己品牌的偏好和对其他品牌的偏见,在与其他品牌用户交流时易引发冲突。
- 刻板印象的形成:受广告、媒体等影响,用户会对不同品牌手机用户形成刻板印象,如认为某品牌用户是 “性价比党”,另一品牌用户是 “盲目追求高端”,这些刻板印象会导致用户间的误解和对立。
- 地位与价值的竞争:手机一定程度上象征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价值。用户通过比较手机品牌来显示自己的优势,获得心理满足。当感觉自身地位或价值受威胁时,会通过攻击其他品牌用户来维护自尊。
- 性能与功能的攀比:用户会比较手机性能、功能等,认为自己品牌手机更好,并向其他品牌用户炫耀或贬低对方,引发争吵。
- 情绪感染:在网络等环境中,一个用户对其他品牌的负面评价易引发类似情绪反应,使原本无冲突的用户也被卷入,加剧对立。
- 从众效应:看到同品牌用户攻击其他品牌时,部分用户会跟风参与,以获得群体认可,使争吵范围扩大。
手机圈 撕逼大战 华为手机 苹果手机 小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