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系统无法安装谷歌产品 兴趣
之前只是在新闻上听说谷歌封禁了鸿蒙系统,当自己真正需要使用的时候才发现鸿蒙系统是真的无法安装谷歌家的应用,youtube不行,gmail不行。
虽然在网上搜索了一些解决办法,但不想折腾,毕竟想安装的谷歌的几个应用对我来说不是刚需,退而求其次,还可以访问网页端找到我需要的资料。
本来想换手机的,但面对没有5G还有就是硬件方面逊色于以前的华为新机,还是忍了。我打算等到国内企业靠实力助力华为解除美国打压的时候再换。另外,我现在对于前置打孔屏也没有换的欲望了,恰好等到屏下摄像头更加成熟的时候再考虑。
国产加油,华为加油,中国加油!
简单聊一聊匿名社交 兴趣
社交有三个领域,一个是熟人社交,如微信、脸书;一个是半数人社交,如推特、微博;一个是匿名社交,如陌陌、探探和这两年兴起的Soul。
这几年,大家不难发现,熟人社交和半熟人社交的赛道基本定型了,超越的可能性基本为零,但匿名社交目前还没有形成强有力的垄断,随时有弯道超车的可能,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腾讯坐拥了微信和QQ,还在觊觎匿名社交。
但是,匿名社交太难做了。为什么难做?很简单,它是人性的放大器,人性阴暗面的放大器。不管是在西方国家,还是在东方国家,匿名社交都不可能走的太远。尤其在国内,政策监管对产品的影响更大,因为更严格的互联网监管环境(就目前的认知来说,我是非常赞同对一些领域强硬的监管的,有毒信息太多)。
一些国内创业公司,也总是打匿名社交的注意,因为是打人性的擦边球,所以相对容易推广,男性用户的付费意愿也比一般产品高很多。国内目前活着的匿名社交,若说自己没有打擦边球,我是不会全信的。不少小公司,靠打擦边球,活的还相对比较滋润,虽然不会暴富,但赚的钱也比一般人想象的多。不过,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
社交要有一定的关系链,但匿名社交这方面天生很弱,这会导致用户黏性、留存很差,甚至具有较强的周期性。比如疫情封控期间会比较活跃,但是过后又比较低迷。匿名社交里活跃用户更多地是展现人性阴暗的一面,更多的是和性关联。如此一来,匿名社交就会有很强的工具性,找到了想要找的人,然后转移到微信等其他社交软件进一步发展关系。
更不可控的是匿名社交里的互动内容,色情、欺诈、微商、涉政涉恐……因为匿名性,所以用户更加地肆无忌惮,监控成本更加的高。
匿名社交来快钱,但高回报伴随高风险,选择这个作为创业项目还是要慎重。因为来钱快,很容易迷失方向,容易游走在违法犯罪的边缘,甚至直接踏入禁区。
博客开启强制HTTPS访问 兴趣
之前通过云虚拟主机申请SSL证书一直无法通过,咨询了阿里云的客服,解决的方案就是在SSL证书管理界面申请DV单域名证书,然后绑定到云虚拟主机上。通过一番操作,完美解决SSL证书问题。
管理后台开启强制HTTPS访问后,只能通过https://huyourui.com访问,通过http://huyourui.com 或者 huyourui.com 访问会跳转到阿里云提示页面。这个还得找解决方法搞一下,因为已经习惯输入huyourui.com进入博客了。
不过,能顺利开启HTTPS访问还是很让人开心的。开启HTTPS对搜索引擎更加友好,虽然我现在已经不再关注SEO。
尽量避免使用手机壳 兴趣
我“裸奔”使用手机的习惯已经持续好几年了,大概始于我之前看过的一篇文章,大意是说产品设计人员绞尽脑汁地设计手机被壳和膜毁了,裸机才是最佳手感。自那以后,我就没有给手机戴过壳贴过膜。虽然刚开始不习惯,觉得滑,但习惯后才体验到了“真香”。
今晚帮爱人整理手机,发现了带手机壳的坏处。我俩用的都是华为同一型号的手机,只是配色不同,她的戴壳,我的不戴。我的手机中框非常光滑,她的手机中框的漆已经开始脱落了。我猜大概是因为充电时散热不好,长此以往漆就受热脱落了,也可能是手机壳材质问题,产生了化学反应。反正中框看着难受,摸着更难受。
至于我的“裸奔”手机,平时使用也比较粗狂,但屏幕仅有很细微的划痕,不黑屏仔细看看不出来,背面完美,中框是手机抛来抛去撞击留下的痕迹,不严重。
现在旗舰手机的屏幕真的没有我们想的那么脆弱,莫氏硬度6-7,很高了。
PC端还有机会 兴趣
WEB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一代淘汰一代。时代是属于巨头的,是属于资本故事的,当然也属于普通的创业者。
2021年,全球PC出货量3.41亿台,保有量更是巨大。我们常说WEB流量红利没有了,移动互联网的流量红利也快被吃透了,更多地是资本在变换故事脚本。对于普通的创业者来说,对于活下去并且活的足够滋润来说,PC端有机会,移动端也有机会,而且都可以说是大把的。
互联网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和第三,但是对于仅仅是活得滋润来说,机会很多,空间也很多,流量也很多。
回过头来,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就中了移动互联网的邪,某天定睛一看,其实PC端还有赛道,而且赛道也不算拥挤,虽然赛道上可能没有过于美丽的风景,但依然可以让人心旷神怡。
对于创业者来说,独立思考很重要,潮流要看,看也要看到潮流背后的本质。就像服装,现在被淘汰的时尚或许再过几年又成了届时的最时尚。就像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很多产品,就是PC时代的移植,虽然样子变了,但内在的本质还是熟悉的味道,一模一样。
这两年真是够忙的,也应该抽闲再思考了。
回到题目,PC端还有机会,是个比喻句。
闲鱼里便宜的网吧电脑 兴趣
现在玩的大部分电子产品,我都会选择在闲鱼上淘,这和自己之前只用新机的心态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是能买二手就不会买新的,毕竟电子产品在我这边使用周期短、淘汰率高,新的对于我来说太浪费。
在闲鱼逛数码区,什么牛鬼神蛇都有,很多“天上的馅饼”,稍不留神就会被收割。电子产品,一分钱一份货,过分便宜的要不得。大部分人吃亏的原因,都在于贪图便宜。
比如闲鱼里有很多卖便宜台式机的,很多都说是网吧倒闭的机器,其实基本上都是那些人收的电子垃圾,转手处理。为什么?拿网吧的机子来说,基本都是无盘网络,就是说网吧里的机子其实是没有硬盘的,但是闲鱼上的机器都有硬盘。好家伙,老板干不下去了,本来资金链都是苟延残喘了,还给每台机器再花钱配个硬盘,关键还卖的出奇的便宜,商家都是活菩萨?
还有很多机器的描述是公司倒闭之类的……也要小心,无图无真相,有图也不一定是真相。别给你来个公司内景图,你就觉得是真的。那个图片指不定被很多商家用了多少次了,或者是随便找来的几张网图。
便宜没好货,过分便宜那是有坑等你,当然,贵了也不一定就不骗你,玩二手还是要仔细研究,当然很多时候研究的代价就是各种“学费”。
我也是个菜鸟,可能连入门都算不上,但不谈图便宜外加好好学习,交的学费应该不会太多。
emlog pro免费版有文章数量限制 兴趣
emlog在停更了几年后,走起了收费的路子,出来了emlog pro版本。鉴于国内的开源环境,为了一个好作品能够持续更新下去,我是非常支持收费的。
之前,我一直以为emlog pro免费版本可以正常使用,只是一些功能受到了限制,比如在线更新,后台模板、插件的一些功能等。官网也并没有说在文章写作数量上做限制,我看了官网的帮助文档和相关的产品介绍页面,均没有提及过。
今天下午打开博客准备写文章的时候,发现免费版本文章数量的限制,点击“写文章”会跳转到提示页面,显示免费版本文章数量限制(我之前写了21篇),需要注册。
之前重开博客,也没啥特别要求,就是简单记录,所以没有准备购买注册码的计划。看到提示,并没有觉得作者不厚道,而是第一时间购买。购买后,没有及时出来注册码,和管理员沟通后,也很快地解决了。
只希望emlog pro能够坚持较长的时间。
在国内做开源软件,环境比很久之前好很多很多了,但依然不是很乐观。向开源软件作者致敬,期待越来越好!
修改软件安装目录提示“系统权限限制” 兴趣
百度系、360系的有些软件很流氓。拿百度网盘来说,你想修改安装位置,就会提示“系统权限限制”,导致无法继续安装。
解决的方法非常简单:比如在C盘选了新的安装目录,将大写的C改成小写的字母c,然后直接点击安装,成功!